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个人信息撑开法律保护伞
供稿:人民法院报 刘武俊 查看:3001次 时间:2020年10月28日 09:49
中国法律在线网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将进一步增强法律规范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形成更加完备的制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10月21日,备受瞩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确立了“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明确了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全面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另外,拟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人脸识别应用。
为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势在必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将进一步增强法律规范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形成更加完备的制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个人信息保护要从法律层面实现统一化。实践中,特别是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一直缺乏统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基本法,而是散见于在民法、刑法等个别法律,且量刑偏低。从解决分散零乱实现统一化的角度讲,也有必要抓紧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保护要从法律内容上实现精细化。“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法律内容的精细化有利于强化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保护。
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人脸识别应用。随着人脸识别算法、高清摄像头等软硬件的发展,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在公共场所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随之也带来未征得用户明确同意、用户信息泄露、透明度不足等风险和争议。对于公共场所中的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问题,草案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关涉每一位公民的权益,期待即将亮相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化、统一化和精细化,将个人信息保护真正纳入法治轨道,为公民个人信息撑开法律保护伞,用法律筑牢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 刘武俊)
来源:人民法院报
【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就在中国法律在线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法律在线法律咨询(CN5148)随时随地问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出版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详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审议《中 …[详情]
侯振峰董事长做客《影响力对法律在线网董事长侯振峰到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厅正式录制CCTV《影响力对话》节目,为进 …[详情]